尊龙凯时网址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二次函数教案(优秀5篇)正文

二次函数教案(优秀5篇)-尊龙凯时网址

时间: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二次函数教案(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二次函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过程;

2、学会观察、归纳、概括函数图像的特征;

3、掌握 型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

4、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学会合情推理。

教学重点:

型二次函数图像的描绘和图像特征的归纳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自变量的值和相应的函数值来画函数图像,该过程较为复杂。

教学设计

一、回顾知识

前面我们在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时时如何进一步研究这些函数的? 先(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像,再结合图像研究性质。)

引入:我们仿照前面研究函数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先从最特殊的形式即 入手。因此本节课要讨论二次函数 ( )的图像。

板书课题:二次函数 ( )图像

二、探索图像

1、 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和 图像

(1) 列表

引导学生观察上表,思考一下问题:

①无论x取何值,对于 来说,y的值有什么特征?对于 来说,又有什么特征?

②当x取 等互为相反数时,对应的y的值有什么特征?

(2) 描点(边描点,边总结点的位置特征,与上表中观察的结果联系起来).

(3) 连线,用平滑曲线按照x由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从而分别得到 和 的图像。

2、 练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 和 的图像。

学生画图像,教师巡视并辅导学困生。(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讲评)

3、二次函数 ( )的图像

由上面的四个函数图像概括出:

(1) 二次函数的 图像形如物体抛射时所经过的路线,我们把它叫做抛物线,

(2) 这条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y轴就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3)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注意:顶点不是与y轴的交点。

(4) 当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图像在x轴的上方(除顶点外);当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图像在x轴的 下方(除顶点外)。

(最好是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课堂练习

观察二次函数 和 的图像

(1) 填空:

抛物线

顶点坐标

对称轴

位 置

开口方向

(2)在同一坐标系内,抛物线 和抛物线 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如果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二次函数 和 的图像怎样画更简便?

(抛物线 与抛物线 关于x轴对称,只要画出 与 中的一条抛物线,另一条可利用关于x轴对称来画)

四、例题讲解

例题:已知二次函数 ( )的图像经过点(-2,-3)。

(1) 求a 的值,并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说出这个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和图像的'位置。

练习:(1)课本第31页课内练习第2题。

(2) 已知抛物线y=ax2经过点a(-2,-8)。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判断点b(-1,- 4)是否在此抛物线上。

二次函数超级经典课件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的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体会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本节是初中阶段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y=h(h是实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掌握用图象法求方程的近似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或y=h)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求根公式,来对二次函数及其图象进行进一

步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启发式讲解 互动式讨论 研究式探索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老师主要通过演示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图象,讨论研究出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以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互动,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方法及学法:自主探索 观察发现 合作交流 对比归纳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之前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代数表达式的三种表示方法,其中主要对一般式和顶点式做了大量的训练,因而从“数”的方面对二次函数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但对交点式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特别是对于从数形结合的这一数学思想来认识二次函数,他们对整章各节知识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完整的形成,通过从本节课学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开始,学生将会对二次函数的“数”和“形”真正开始进行全面、深刻的接触。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认识二次函数图象、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转化为顶点式求出最值,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二次函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们已经有了探索本节课的数学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函数图象应用的学习,对于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有了较多的认识,因此教学中多采取联想、类比的启发式教学,相信他们会有能力完成好本节新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环节一: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我们已经知道,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可用公式h=-5t2 v0t h0表示,其中h0(m)是抛出时的高度,v0(m/s)是抛出时的速度。一个小球从地面以4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起,小球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 (1)h和t的关系式是什么?

(2)小球经过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几种求解方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学生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初步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承的联系。

环节二: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x2 2x,y=x2-2x 1,y=x2-2x 2的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 x2 2x=0,x2-2x 1=0有几个根?验证一下一元二次方程x2-2x 2=0有根吗? (3).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的根有什么关系? 例题讲解

1、在本节一开始的小球上抛问题中,何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60cm?你是如何知道的?

2、二次函数y=ax bx c何时为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关系如何?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的重点,比较抽象,因此通过画图让学生能够清楚形象的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 若方程ax2 bx c=0的根为x1=-2和x2=3,则二次函数 y=ax2 bx c的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

. 2 抛物线y=0.5x2-x 3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

)

a 两个交点

b 一个交点

c 没有交点

d 画出图象后才能说明 3 不画图象,求抛物线y=x2-x-6与x轴交点坐标。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应用,是对新知识点生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环节四:学生探究,教师引领:(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考虑,1号同学发言交流,教师引导补充)

2如图,一个圆形喷水池的中央竖直安装了一个柱形喷水装置oa,a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按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水流喷出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式是y=-x2 2x 3(x﹥0).柱子oa的高度是多少米?若不计其它因素,水池的半径至少为多少米,才能使喷出的水流不至于落在池外?

【设计意图】:本环节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环节五: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提示:鼓励学生交流收获,视情况给小组加分) 2.检测:

(1)抛物线y=x2 2x-3与x轴的交点个数是

(2)抛物线y=mx2-3x 3m m2经过原点,则其顶点坐标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检测学生一节课的收获,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接收受情况,以备个别辅导。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内容是用函数的观念看一元二次方程,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教材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然后介绍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本节课,在引入问题的设计中做的不够充分,知识的生成没能有效呼应,没有达到预设的课堂效果。我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合理把握重难点,在情景引入和知识生成的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力争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新的突破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案 篇3

老师讲课认真听讲,不会的问题及时标记。在课堂上,做一个好学生,认真听讲,对于老师讲的问题及时记录,进行相应的标记,在下课的时候,及时询问老师,早日解决问题。

一定要课前预习一下知识点。在上课前或平时闲暇时间,一定要注意课下多多预习,预习比复习更加重要,真的很重要,关乎到课堂的思维能力的转变,多多看看,对自己的理解有帮助。

课上要学会学习,记笔记,也要记住老师讲的知识点。课堂上,自己要活跃一点,带给老师感觉,让老师对你有印象,便于日后学习高中数学,与老师探讨学习方法,记笔记,记住讲的重点。

多做一些比较普通而又常出的问题,来熟悉自己学的知识。在课下的时候,自己找出适合自己做的题,在做题中找出适合自己的题目,来进行做和学,总有一份题目适合自己做,便会更熟悉自己学的知识。

学会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做一个学会学习的人。及时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做一个学好习的人,让自己的心中有着大致的思路,能够解答出老师的,这便是可以了。

建立一个记错本,错误的题记录到本子上。将自己以前做过的错题,及时的整理出来,并且能够及时的回顾,便于日后在本子上学习到知识,能够复习到自己以前错过的题。

与老师经常交流学习方法,总有一个适合你。多多的与老师交流,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便于自己和老师更深入的交流学习,及时的询问一下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总有一个适合自己。

数学《二次函数》优秀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二次函数在现实模型的刻画的意义,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进而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

2.拓展目标:能在二次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求因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方法,以及运用二次函数的概念的深入理解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乐趣;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二次函数,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2.难点: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何通过题目信息列出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以及确定因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

三、 复习旧知

1.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谁能说出它们的分别的形式是什么吗?(让学生举手回答)

2. 老师总结: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形式为y=kx b。其中当k≠0,b=0时为一种特殊形式y=kx,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k﹙k≠0) x

(让学生进入数学课堂的氛围,从复习的形式带入函数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欲望。)

四、 新课引入

同学们有没有看到过以下的情形,我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1. ppt展示:如图所示,这是永州八景之一的愚溪桥,桥身横跨愚溪,面临溪水,桥下冬暖夏冻,常有游船停于桥下避晒纳凉,已知主桥为抛物线型,在正常的水位下测得主桥宽24m,最高离水面8m,以水平ab为x轴,ab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求出次抛物线的表达式。

2. 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你们知道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抛物线式什么曲线吗?你能计算出最高点的位置吗?

3. 已知圆的半径为r,求圆的面积的表达式?

同学们能建立适应题目的坐标系,并列出函数表达式吗?

同学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避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学们自己的演算本上依次列出关系式。y=πr2,y=2x2 3x 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关系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些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点。

总结:1.函数都是由自变量的二次式表示的;

2.都是由y=ax2 bx c(a≠0)的形式

五、 板书

形式y=ax2 bx c(a,b,c均为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为二次函数 ????2叫做二次项

其中 ??为一次函数 ????叫做一次项最高点叫做定点,在坐标轴上可找出定点坐标

??为常数?叫做常数项

观察函数的表达式,应当注意的知识点为:

1.最高次数必须为2;2.a≠0; 3.轴对称图形。

六、 课堂演练(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例1、判断哪些是二次函数?

① y=y=x(2-x)③(x-4)-16 ??22

(让学生识别二次函数,强化二次函数的概念)

2例2、①y=4x2 1 ②y=(x-1)-2x③ y=5x2 4x 3

分别说出下列二次函数的a、b、c?

(让学生正确判断解析式中的a,b,c)

例3、已知二次函数有=(m 3)????-9是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m的值?

2 ???9=2→综上m=3 ?? 3≠02

在这里,一定要注意,m 3≠0(即a≠0)这个条件

活动: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进入学习的世界吧! 活动展示两段:所有的男生分成一组,所有的女生分成一组,比赛规则根据二次函

数的解析式y=3x 4x 2,选一女生说出一个x的取值,如男生回答,时间为两分钟;反过来,由任一个男生说出y的取值,女生回答,看谁说的最多?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好,希望以后能再接再励。

(采用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现在我们一起做这道题,好吗?

21.已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4x 3

问题1:当x=1时,y=? 当x=2时,y=?

问题2:当y=0时,x=? 当y=7时,x=?

解答:当x=1,y=2;当x=2,y=15

当y=0,x1=-1,x2=-3;当y=7,x=-2

2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 bx c(a≠0),其经过三点(0,1),(2,1),

(3,4),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如果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呢?

22.已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h) k,顶点坐标为(2,-1),求二次函数的

解析式?

??=3 16?? 4?? ??=1

4?? 2?? ??=3

例2:已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h) k,顶点坐标为(2,1),对称轴为x=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y=2(x-2) 1

例3: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2,a=3,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4 2?? ??=0 12?2?? ??=0

归纳总结(板书)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基本形式:

21. 一般式:y=ax bx c(a≠0)

22. 顶点式:y=a(x-h) k(a≠0)其中点(h,k)为顶点,对称轴为x=h

3. 交点式:y=a(x-x1)(x-x2)(a≠0),其中x1,x2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轴。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但根据不同的条件设出恰当的解析式解出更方便。 22

七、 实战训练

例:抛物线与x轴交点为(-1.0),(2,0),且a=4,求解析式?

①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② 用恰当的解析式

八、 创设情境

某种小商品的成本是10元/件,在试销阶段,当产品的售价为x元/件时,日销售

量为100x件。

写出用售价x(元/件)表示每日的销售利润y(元)的表达式

(情境问题是让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近生活)

数学《二次函数》优秀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讨论了二次函数y=a(x-h)2 k(a≠0)的图像的基础上对二次函数y=ax2 bx c(a≠0)的图像和性质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通过配方将y=ax2 bx c(a≠0)向y=a(x-h)2 k(a≠0)转化,体会知识之间在内的联系。在具体探究过程中,从特殊的例子出发,分别研究a>0和a<0的情况,再从特殊到一般得出y=ax2 bx c(a≠0)的图像和性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探究过二次函数y=a(x-h)2 k(a≠0)的图像和性质,面对一般式向顶点式的转化,让学上体会化归思想,分析这两个式子的区别。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经历求二次函数y=ax2 bx 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过程;

2、 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y=ax2 bx c(a≠0)化成y=a(x-h)2 k(a≠0)的形式,从而确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思考、探究、化归、尝试等过程,让学生从中体会探索新知的方式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经历求二次函数y=ax2 bx 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过程,渗透配方和化归的思想方法;

2、 在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配方求二次函数y=ax2 bx 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难点

二次函数y=ax2 bx c(a≠0)的图像的性质。

五、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渗透类比、化归数学思想。对比一般式和顶点式的区别和联系;体会式子的恒等变形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一)提出问题(约1分钟)

教师活动:形如y=a(x-h)2 k(a≠0)的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那么对于一般式y=ax2 bx c(a≠0)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又怎样呢?图像又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快速回答出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目的:由旧有的知识引出新内容,体现复习与求新的关系,暗示了探究新知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探索二次函数y=0.5x2-6x 21的函数图像(约2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这里教师适当引导能否将次一般式化成顶点式?然后结合顶点式确定其顶点和对称轴。

学生活动:讨论解决

目的:激发兴趣

2、配方求解顶点坐标和对称轴(约5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配方过程:y=0.5x2-6x 21=0.5(x2-12x 42)

=0.5(x2-12x 36-36 42)

=0.5(x-6)2 3

教师还应强调这里的配方法比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稍复杂,注意其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关注黑板上的讲解内容,注意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

目的:即加深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有增强了配方法的应用意识。

3、画出该二次函数图像(约5分钟)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这里要引导学生是否可以通过y=0.5x2的图像的平移来说明该函数图像。关注学生在连线时是否用平滑的曲线,对称性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结合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完成作图。

目的:强化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即确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结合图像的对称性完成图像。

4、探究y=-2x2-4x 1的函数图像特点(约3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找学生板演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和对称轴内容,教师巡视,学生互相查找问题。这里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配方法的步骤及含义。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

目的:研究a<0时一个具体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体会研究二次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

5、结合该二次函数图像小结y=ax2 bx c(a≠0)的性质(约14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将y=ax2 bx c(a≠0)通过配方化成y=a(x-h)2 k(a≠0)的形式。确定函数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并着重讨论分析a>0和a<0时,y随x的变化情况、抛物线与y的交点以及函数的最值如何。

学生活动:仔细理解记忆一般式中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理解y随x的变化情况。

目的: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观察、分析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

6、简单应用(约11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已知抛物线y=0.5x2-2x 1.5,求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图像和y轴的交点坐标并确定y随x的变化情况和最值。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教师在这里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该问题:i)用配方法如例题所示;ii)我们可以先求出对称轴,然后将对称轴代入到原函数解析式求其函数值,此时对称轴数值和所求出的函数值即为顶点的横、纵坐标。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完成,约3分钟后讨论交流,最后形成结论。

目的: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2分钟)

1、 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知识上的问题?

2、 你对本节课有什么感想或疑惑?

布置作业(1分钟)

1、 教科书习题22.1第6,7两题;

2、 《课时练》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画函数图像 学生板演练习

例题配方过程

到顶点式的配方过程 一般式相关知识点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合作、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我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像性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回顾;第二部分是学习探究;第三部分是课堂练习。从当堂的反馈和第二天的作业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达到了学习目标中的要求。

我认为优点主要包括:

1、教态自然,能注重身体语言的作用,声音洪亮,提问具有启发性。

2、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培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

3、板书字体端正,格式清晰明了,突出重点、难点。

4、我觉的精彩之处是求一般式的顶点坐标时的第二种方法,给学生减轻了一些负担,不一定非得配方或运用公式求顶点坐标。

所以我对于本节课基本上是满意的。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知识的生成过程体现的不够具体,有些急于求成。在学生活动中自己引导的较少,时间较短,讨论的不够积极;

2、一般式图像的性质自己总结的较多,学生发言较少,有些知识完全可以有学生提出并生成,这样的结论学生理解起来会更深刻;

3、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老是打断学生。提问一个问题,学生说了一半,我就迫不及待地引导他说出下一半,有的时候是我替学生说了,这样学生的思路就被我打断了。破坏学生的思路是我们教师最大的毛病,此顽疾不除,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4、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够。正所谓:“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真正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

重新去解读这节课的话我会注意以上一些问题,再多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去体验,探究而后形成自己的知识。

网站地图